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我校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并刊发江涌书记署名文章《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创新人才》

2017-11-30 苏州大学

精彩推荐

1. 热烈祝贺!我校讲座教授赵宇亮、校友芮筱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 这个深秋,我在苏大

3. 学无止境|一周讲座概览(11.27-12.01)



 今天,《光明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用整版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了苏州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改革谋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发展成就。 


光明日报整版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创新人才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江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苏州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的思想修养得到了升华,道德品性得到了滋养。

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苏州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通过跨学科的体系设计,在培养方案中嵌入新生研讨课和通识选修课,以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融通。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成功实现了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为主线的唐文治书院、敬文书院育人模式改革,并入选“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学院”之一,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独立思维能力和完善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构建了辅导员、班主任的常规学工体系及导师制、学业助教、生活助教的特色学工体系。

让书香萦绕校园,在文化滋养中成长是我们的追求。117年的苏州大学孕育了浓厚的校园文化,目前拥有王晓军精神文明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坊、读书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新生大学第一课、学生标兵宣讲团等一大批校园文化品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与特色项目,连续多年摘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连续6年成功中标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在国家汉办的邀请下,先后赴美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孔子学院演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柬埔寨、老挝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把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深化双创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加强双创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机制改革,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环境,降低学生双创“试错成本”;另一方面打通众创空间与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之间的管理壁垒,力争让创新创业在校园里触手可及。学校通过“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构建赛学协同、赛教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取向积极、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正在形成。

苏州大学倡导“社会即大学”的理念,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支医支教、捐款捐物、沙漠绿化、水体保护、园林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广大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拥有100多年历史、持续22年不间断的“惠寒”义务支教行动中,学校先后有5万余名师生、300余支团队积极参与,自发捐赠200余万元“惠寒”基金,足迹遍布16个省的23个区市,共建“惠寒”学校25所,1500余名贫困儿童获得苏州大学“惠寒”奖助学金,5000多名留守贫困儿童获益。学校连续20年获得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在育人实践中,苏州大学高度重视学生责任感、公益心的培养,将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学生评奖评助的必要条件,用制度引导学生感恩社会、国家、他人。同时,学校通过爱心学社、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载体,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进典型;学校通过设立“自强自立”“志愿服务”标兵等举措,引导帮助更多学生自强自立。在帮困助学中,苏州大学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一帮一”+“爱心学社”、“二对一”帮扶+“知名企业家”助学模式,走出了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新途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苏州大学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创新人才作出苏州大学更大的贡献。



全面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

——苏州大学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锐意改革谋发展



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东吴大学老校门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在做实验


苏州大学传达十九大精神


作为全国地方高校的领头羊,近年来,苏州大学抢抓发展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内涵建设,精准对接国家区域发展需求,学校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实现了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转型。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苏州大学全校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苏州大学将以更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建设“双一流”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篇章。


新思想引领,为立德树人保驾护航

“在十九大报告规划的宏伟蓝图中,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同学们肩负着重任,是中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中坚力量。”2017年11月3日,苏州大学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专场报告会,十九大代表、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与2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面对面交流,用自己参会的亲身经历宣讲十九大。

十九大召开以来,学校下达《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组织系列活动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实现从全校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到青年学生的全覆盖,切实做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在组建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的同时,苏州大学启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发挥学校学科和专家优势,围绕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理论研究成果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和教育教学,开展课题研究。

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苏州大学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

每年新学期伊始,校院联动、党政协同,密集推出“新生第一课”,已成为苏州大学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规定动作”。学校将思政课纳入教改体系,把思政教育融入新生研讨课和全校通识课程,通过小班授课、问题研讨、实地走访调研,直接回答关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个人选择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等大学生关心的问题。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度挖掘建校117年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爱国奉献精神内涵。通过着力构建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鼓励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扶助贫寒学子的百年“惠寒”行动已成为苏州大学师生公益活动品牌。五年来,每年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的学生近两万人。

“培育一流人才是苏州大学的永恒目标和不懈追求,苏州大学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


聚天下英才,科研创新从“高原”攀向“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从2007年起,苏州大学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将人才选拔视野扩展到全球,先后十余次在《科学》杂志发布“求贤书”引进高层次人才,并逐步将目光投向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高端人才和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十年来,学校新增各类教学科研人员1400余人,其中海外回国人员占40%。引进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千人计划”“杰青”“长江学者”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90余人,其中海外回国人员占77%。

用才更甚于引才。学校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由引进的高端学术人才负责组建“旗舰式”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显现出“以人才吸引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团队效应。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团队已逐渐成为学校学科快速发展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点。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要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就必须创造人才能够发挥作用的学术生态。”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说。

通过20多个创新平台,苏州大学打破学院界限和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集成,为人才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学校提出“创新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人才共享理念,实施“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战略,鼓励高端人才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高端人才的集聚,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按下“快进键”。五年来,苏州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连续六年稳居全国20强,全国地方高校首位。

名校促名城,深度融合校地互利共赢

苏州,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二的现代化大都市。苏州大学始终与苏州发展同频共振,精准服务国家区域建设。

依托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苏州大学着力于研究和传承吴文化,并将昆曲、园林、评弹等引入校园,通过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等,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十八大以来,以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为核心,苏州大学将研究院搬到地方,先后派出“科技镇长团”78人次,负责校地科技对接;450余位教师进企业承担18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由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举办的“对话苏州发展”高阶论坛,邀请海内外学者、企业家与党政领导直接对话,共谋苏州创新发展,已成为苏州市委、市政府确立发展战略、制订发展规划、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学术咨询平台。

加速创新资源与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结合,苏州大学建构起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形成了“名城带名校、名校促名城”的互动发展新格局。

2016年,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全面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学科产业对接”等十大工程,全面促进学校人才、科研、智力等创新资源与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融合,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深度合作近一年来,双方共投入经费近1.1亿元,组建了16个科技攻关创新研究团队,申请专利37项,创建科技型企业5家,与7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本报记者 苏雁  通讯员 丁姗)



顶天立地 锐意进取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李述汤


中国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令中国人骄傲的事情,“伟大梦想”无疑是令新时代每个中国人自豪的事。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加盟苏州大学,创建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希望尽己所能为国家作点贡献。

  在学校“特区政策”的推动下,我们依照“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短期内汇聚起一支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获批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试点学院,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以纳米研究为重要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近五年里,学院和研究院的学科综合实力、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成效、国内外影响力都得到快速提升,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苏州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我为能亲眼见证学校各项事业的巨大进步深感荣幸。我非常赞同苏州大学“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世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同时面向区域发展做好产业对接和转化。我要求团队做到“顶天立地”,在开展科研时要把眼光放远,盯着世界顶尖水平,同时努力让优秀的成果实现落地,造福大众。相信在与苏州市“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合作框架下,将会有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机会永远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唯有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无愧于祖国与人民的期盼、无愧于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



坚定信仰 肩负使命

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史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对青年的期望和嘱托,多次强调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在国家发展关键时期的作用。

  作为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曾有幸在陕西咸阳武功县度过了一年的支教生活,亲身感受到西部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异。支教团出征仪式上“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鼓舞着我,“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时时激励着我。不能忘,要坚持,这是我们的初心和承诺,是在这一年发现的深藏在内心的自己的信仰。

  支教中,我们和武功县的孩子亦师亦友,所教班级成绩始终排名在全县前列。研究生支教团同时开展系列帮扶活动,策划“惠寒兰花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借助“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公益”的模式,既帮助农民拓宽核桃销售渠道,缓解当地核桃滞销的压力,又将募集到的善款为山区的儿童购置了羽绒服。项目最终在2016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和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奖赛金奖。

  支教的余温,一直在温暖着我。我们这一代90后,享受着祖国和平昌盛飞速发展带来的福利,看到了更富裕、更文明、更美丽的真正“强起来”的祖国,这是我们的幸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为了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这是我们的使命。不迷茫于没有理想指引的远方,不慌张于前途未知的惶恐,不畏惧于肩上挑起的责任,我们将一个关于中国未来的梦想放进了心里,继续前行,坚定、从容、感恩也勇敢。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光明日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